相关栏目
    院系热点

    喜讯!人工智能学院三位教师获第九届青年教师教学大赛校赛二等奖

    发布时间:2025年10月11日 来源: 人工智能学院 字体大小:

    第九届青年教师校级教学大赛于2025年9月25日展开,全校共30名选手参加决赛。我院教师李琼、石思优、冯文婕代表人工智能学院参加比赛,学校邀请了宋粉云等校外专家做评委,参赛评选结果于9月30日正式揭晓,我院青年教师在比赛中表现优异,共获得二等奖三项,充分展现了我院青年教师在教学改革方面的创新实践与显著成效。

    青年教师比赛于我校每年举行一次,旨在强调竞赛注重教学创新与课堂驾驭能力。通过“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改”推动课程思政高质量发展,教学设计应以立德树人为本,注重知识、能力、素质融合,并强调目标明确、内容科学、方法创新及评价多元。采用各种先进的教学方法如PBL、BOPPPS等教学法,鼓励教师灵活运用以提升教学效果。教学大纲撰写要点,包括目标设定、内容选择、方法设计、考核制定等,强调教学大纲应围绕培养目标,注重“两性一度”,并融入课程思政,实现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的结合。我院教师通过院赛选拔、决赛网络评审、现场教学等多环节,最终脱颖而出,喜获二等奖三项。

    李琼老师本次决赛以课程《程序设计基础》 的“顺序和选择结构程序设计” 为核心,融合项目式教学,依托“基础判断 - 多状态分类 - 决策输出” 三级递进项目,构建契合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的沉浸式课堂。整套教学以阶梯式项目为载体,串联跨学科知识与编程技术,不仅让学生掌握分支结构用法,更培养“场景适配”思维,高效提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石思优老师从学生日常接触的手机APP切入,结合学生熟悉的场景引发思考,快速聚焦教学重点;以生活化问题和趣味故事激活兴趣,避免传统编程课的枯燥感,让入门学习更易接受。通过案例对比引导学生主动发现规律,而非被动接收知识,强化“语言特性-应用场景”的匹配思维。冯文婕老师以华为国产手机入手融入到面向对象编程继承关系中讲解,巧妙引入课程思政,将知识传授与思政育人自然融合。三位老师依托5E教学模式,本课程实现了“从兴趣到应用、从探究到理解”的教学闭环,帮助学生扎实迈好程序设计第一步,为后续学习与实践奠定坚实基础。

    此次获奖成果,既是对我院青年教师个人教学能力的肯定,更是我院持续推进青年教师培养、提升青年教师育人能力的阶段性成果体现。未来,学院将继续推进青年教师教学创新实践,建设更多优秀课程教学资源,助力培养德才兼备的新时代青年人才。



    供稿:钟桂凤

    初审:黄顺贤

    复审:方书靓

    终审:李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