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栏目
    院系热点

    松韵客乡实践队(6)|笔墨传情绘古镇,赤子匠心守乡愁

    发布时间:2025年07月22日 来源: 人工智能学院 字体大小:

    在岭南大地的青山绿水间,松口古镇以其千年的历史积淀和独特的文化魅力吸引着无数艺术家的目光。7月17日,我们客乡松韵实践队走进这座被誉为“岭南第一古镇”的松口,专访韩江画坊主人、梅州市国画协会成员廖秀红女士,聆听她与松口古镇的艺术情缘,探寻传统水墨在当代的创新表达。这位生于斯、长于斯的艺术家,用笔墨记录古镇的岁月变迁,以丹青传承客家文脉。

    穿过松口古镇斑驳的骑楼街巷,沿着梅江畔蜿蜒的石板路,实践队来到了隐于市井的韩江画坊。一簇簇火红的三角梅在微风中摇曳,簇拥着一块古朴的木质牌匾,上面“韩江画坊”四个金色大字在阳光下熠熠生辉。这座融合了岭南建筑特色与现代艺术空间的老房子,便是廖秀红老师的创作天地。

    步入画坊,墨香氤氲,墙上悬挂的水墨作品与门外流淌的江水相映成趣,仿佛一幅流动的《清明上河图》。廖老师身着一袭浅粉旗袍,热情地接待了我们,言谈间流露着客家人特有的质朴与艺术家的温婉。“韩江画坊不仅是我的工作室,更是一个与古镇对话的空间。”廖老师介绍道,画坊选址于此,正是因为被家乡松口“山、水、城”交融的独特韵味所吸引。在这里,传统与现代、艺术与生活、人与自然达成了和谐的统一。

    画坊内陈列的作品大多以松口古镇为题材——晨曦中的火船码头、松口里的骑楼街巷、夕阳下的元魁塔......每一幅画作都凝聚着廖老师对这片土地深沉的情感。特别引人注目的是一组《松口记忆》系列作品,用水墨语言再现了古镇的历史变迁,从松口乡村小路到近代客家人下南洋的离愁别绪,再到今日的文化复兴,笔墨间流淌着时间的韵律。

    在画坊的会客区,实践队对廖老师进行了采访,并展开了深入交流。画坊内悬挂的各类画作营造出浓厚的艺术氛围,其中大部分作品都以松口八大景为主题,引发了实践队队员们的浓厚兴趣。

    实践队队员欧阳欣率先提问:“我们刚进来的时候就已经观察到画室已经挂满了画,绝大部分的话都是跟松口八大景有关。 您在创作这些松口景色画作时,是如何选择具体场景的?比如元魁塔、火船码头等,是否有特别的考量?”

    廖老师分享了她的创作心得:“松口古镇的美在于它的活态,不仅是静态的建筑遗产,更是流淌在街巷间的生活气息。”她特别强调,松江大酒店、火船码头和元魁塔等历史遗迹之所以成为她笔下的常客,不仅因为它们是游客眼中的风景,更因为它们是承载客家人集体记忆的重要文化符号。

    在与实践队谈及松口古镇的文化价值时,她向我们详细解读了松口古镇作为客家人南迁重要聚居地和文化交流节点的独特价值:“松口曾是客家人'下南洋'的重要起点,是海外众多华侨乡愁所系之地。这里的建筑、风俗、饮食都融合了中原文化与南洋风情,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文化混血儿。”

    在采访中,实践队同样也与廖老师探讨艺术与乡村振兴的关系。欧阳欣询问“从文化传承的角度看,这些以松口为主题的画作,对推广松口文化能起到哪些作用?”廖老师告诉实践队:“这些在展示区的画作就像一扇扇窗口,让游客们能够直观地感受松口古镇的独特魅力。每一笔每一划都凝聚着我对家乡的热爱,希望能通过这些作品,把松口的山水人文、历史底蕴传递给更多人,让松口文化走出古镇,被更多人了解和喜爱。”廖老师认为,像松口这样的历史文化名镇,艺术介入乡村建设不是简单的“涂脂抹粉”,而是要通过文化挖掘和创意转化,实现内在生命力的复苏。她向实践队展示近年来积极参与古镇文旅融合项目的开发了一系列文创产品,如以古镇建筑为元素的漆扇、以松口建筑为灵感的水墨画等。

    让实践队印象深刻的是,廖老师不仅是一位创作者,更是文化传承的践行者。廖老师向实践队分享她支教的照片和经历。她早期重返松口时,曾在松口中心小学支教两年多,让当地留守儿童们了解并学习艺术知识。现在,廖老师也定期做义工,举办青少年国画公益课,让更多年轻人了解并爱上中国传统艺术。廖老师认为,古镇保护不仅要修复老建筑,更要激活其中的文化基因,而艺术正是最好的媒介。“当孩子们用毛笔描绘自家老屋的时候,文化传承就自然而然地发生了。”廖老师向实践队展示作品道。

    廖老师邀请实践队体验水墨创作,让队员体会到传统艺术的精妙。廖老师演示了如何用墨色的浓淡干湿表现骑楼斑驳的质感,如何以留白的手法暗示梅江的流动感。“水墨的魅力在于‘似与不似之间’,既要尊重客观物象,又要表达主观情感。”廖老师一边挥毫一边讲解,让实践队直观感受到中国画“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创作理念。在廖老师的支持下,实践队还为韩江画坊拍摄了纪录片。

    此次采访,实践队深刻认识到:艺术不仅是个人情感的表达,更是文化传承的载体和社会发展的动力。像廖秀红这样的艺术家,正用他们的坚守与创新,让松口古镇的千年文脉在当代得以延续和发扬。在乡村振兴与文化自信的新时代背景下,实践队也期待更多像韩江画坊这样的艺术空间在古镇生根发芽,让传统与现代对话,让艺术与生活交融,共同绘就松口古镇更加绚丽多彩的未来图景。

    松韵客乡实践队前往韩江画坊

    画作松口晚霞

    松韵客乡实践队队长欧阳欣与廖秀红老师交谈画作

    松韵客乡实践队对廖秀红老师进行采访并拍摄

    松韵客乡实践队在韩江画坊合影

    稿件来源:松韵客乡队

    图片:吴欣语 赖静怡

    初审:詹创鑫

    复审:谢燕惠 方书靓

    终审:李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