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栏目
    院系热点

    松韵客乡实践队(1)|松韵客乡踏古道,青春助力百千潮

    发布时间:2025年07月15日 来源: 人工智能学院 字体大小:

    梅州松口,千年客侨古镇,南洋古道起点,一砖一瓦皆镌刻着迁徙与坚守的故事。在7月14日,由欧阳欣、吴欣语、赖静怡、杜心怡、温沁佳、方树伟、李馨圆同学组成的广州理工学院松韵客乡实践队在李顺、谢燕惠两位老师的指导下,循着历史回响启程,以助力文旅发展为目标,以可持续开发为准则,系统推进“百千万工程”落地实践。

    7月13日晚,松韵客乡实践队全体成员在指导老师们的领导下召开线上动员会。为确保"侨乡文脉传承与活化"暑期实践的专业性与安全性,指导老师谢燕惠老师从调研规范,安全预案,团队协作三个维度作出系统部署。谢燕惠老师特别指出,队员应采用"影像档案+口述文本"双轨记录法  ,并建立每日数据备份与分类归档机制,确保新闻推文和团队进度时效性与准确性。此外,队内应实行实行"组长-队员"双线联络制度,并严格执行不单人出行及定时打卡,确保团队成员安全。团队成员也应分工合作,分别设立摄影,剪辑,推文,采访主要负责人。

     7月14日晨,广州理工学院松韵客乡实践队整装出发,奔赴"世界客侨第一港"梅州松口镇,开展侨乡文化深度考察。队员们将深入松口实地走访,脚步遍及古街老巷、侨乡故居与特色民俗场所,细致收集当地独有的建筑风貌、百年侨史故事、传统手工艺技法以及特色饮食文化等鲜活素材。在此基础上,借助短视频、直播、社交媒体图文等新媒体形式,用年轻化的表达重构侨乡记忆——用镜头捕捉侨乡人民舌尖上的乡愁。通过数字技术与创意传播的深度融合,为松口侨乡文化的传承与传播注入蓬勃的数字活力,让这份跨越山海的乡愁故事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光彩。在这趟寻味之旅中,队员们以镜头为笔,以味蕾为笺,记录下松口侨乡最动人的烟火气。

     鱼散粉,米粉劲道松散不焦糊,粉和鱼肉沫骨嵌肉挂诺即诺离,松散劲道的米粉配送松软的鱼肉,鲮鱼的鲜香、米粉的谷香搭配上姜沫和酒曲的味道在舌尖上绽放。

     刚到老街,炸肉丸的香气便勾人驻足,金黄的丸子在油锅中翻滚,外酥里嫩的口感裹着客家米酒的醇香,这是祖辈传下的手艺,藏着客家人对团圆的期盼。

     队员们通过采访居民进行食物背后故事挖掘,解码美食背后代代相传的生活哲学和文化根脉。队员们记录的不仅是味道,更是一代代松口人用双手写就的生存史诗。

    松韵客乡实践队以积极践行大学生志愿服务深入乡村基层的战略目标,增强自身实践能力,将所学专业知识学以致用,以自身实际行动为松口侨乡文化的传承与传播注入蓬勃的数字活力,为推动松口村文旅高质量发展、助力乡村振兴书写青春答卷。

    1BCD5

    团队成员讨论会


    客乡松韵队集体照

    队员拍摄鱼散粉制作过程

    鱼散粉

    炸肉丸

    师傅备菜

    师傅展示炒好的鱼散粉

    稿件来源:松韵客乡队

    图片:吴欣语 赖静怡

    初审:詹创鑫

    复审:谢燕惠

    终审:李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