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11日上午,在广州理工学院魏凤琴执行董事、伏焕昌常务副校长的带领下与人工智能及机器人行业协会成功举办产业合作洽谈会,聚焦技能人才培养、赛事合作、产业学院共建及技术创新等核心议题,为推动产教深度融合、赋能区域产业升级注入新动能。
赛事合作引领,技能认证赋能
会议明确,广东省第一届人工智能机器人技能大赛将于12月正式举办,广州理工学院将组织学生参赛,并有望成为未来赛事的承办地。本届大赛设置智能办公(颁发人工智能训练师三级证书)及机器人四大赛道,通过“以赛促学、以证促教”模式,推动学生技能与行业标准接轨。同时,协会授权学校作为人工智能训练师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评价机构,校企共建培训基地,开发微课程与项目化课程,构建“底层知识图谱—模块化课程—实战化项目”的递进式培养体系。
产业学院落地,课程动态更新
双方达成共建“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学院”的共识,整合多企业、多品牌资源,打造“场景化课程+工作流教学”模式。
学院将聚焦技术迭代需求,动态更新课程内容,引入智能体平台、信息产业平台等实战项目,推动课程与产业需求同步升级。此外,协会计划招募学生参与自有项目开发,实现“引产入校”,并探索在校内设立分训练场,联动主训练场数据,享受算力券、技改资金等政策补贴。
4S店模式创新,产教服务融合
学校负责场地与运营支持,协会提供产品与技术资源,共同打造区域机器人服务标杆。同时,结合艺术设计学院资源,推动AI生成短剧的课程化与产业化,培养“人工智能+创意设计”复合型人才。
分阶段推进,模式全国推广
根据合作备忘录,双方将分近期、中期、长期三阶段实施:
近期(2025年10-12月):组建专项工作群,启动人工智能训练师课程与考评员培训,组织200名学生参加考证;同步推进短剧AI生成项目开发,招募学生参与真实项目。
中期(2026年):细化产业学院建设方案,完成分训练场建设,落地4S店与展示中心。
长期:复制合作模式至全国,构建“赛事+培训+产业服务”一体化生态。
伏焕昌常务副校长在会议中强调:“此次合作是学校深化产教融合、服务区域经济的重要举措。通过与协会的紧密协作,我们将快速建立具身智能机器人领域的人才培养体系,为产业输送精准匹配的技术技能人才。”
行业协会负责人表示:“未来将依托平台资源,与学校共同探索技术转化与场景落地的创新路径,助力广东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迈向更高水平。”
此次洽谈会的成功举办,标志着广州理工学院与行业协会在产教融合领域迈出关键一步,为粤港澳大湾区智能制造升级提供了新范式。
供稿:刘 婷
初审:黄顺贤
复审:方书靓
终审:李 顺
广州理工学院 人工智能学院
邮编:510540